时间:2022-11-15 15:01来源:安徽日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段时间以来“网课爆破”事件频发,不少师生深受其扰,“谁来保障‘网课安全’”成为热议话题。
如今,利用移动设备上网已不是新鲜事,一些学校无法开展线下教学活动时,往往安排教师通过直播平台、会议软件等进行网上教学。相较于在固定教室上课,网络课堂具有一定开放性,任何人只要获得会议号或输入特定网址,都可以进入直播间听课。若有人在直播间恶意扰乱教学秩序,通过强行霸屏、刷屏骚扰信息、辱骂师生、播放低俗视频等方式实施“网课爆破”,容易让教师疲于招架,无法正常教学,甚至给师生造成身心创伤。
中央网信办日前印发《太阳集团tcy8722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将网络暴力定性为“针对个人集中发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违法信息及其他不友善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网课爆破”看似是恶作剧,本质上却具有鲜明网络暴力特点,应严格依照相关法规纳入监管治理范畴,不让网络课堂成为法外之地。
“网课爆破”往往不是少数人的行为,背后潜藏着网络灰产影子。据《法治日报》报道,如今“网课爆破”执行流程已相当成熟,只要有人提供会议号等关键信息,即有专人负责“入侵”直播间实施“爆破”。打击此类违法行为,需要职能部门完善配套应急响应机制,利用关键词搜索、人工智能算法监测等捕捉可疑数据信息,第一时间告知涉事平台,督促平台消除“网课爆破”影响,恢复正常直播秩序。强化大数据追踪能力,依法采取处罚措施,没收非法所得,斩断灰产链条,才能有力震慑不良风气。
“网课爆破”侵害师生权益,暴露出网课平台安全保障能力存在短板。作为技术服务提供者,平台有责任对网课直播安全负责,应认真研究“网课爆破”行为特征、常见“入侵”手段,有针对性升级安全保障措施,将人工审核与AI自动识别相结合,及时封禁扰乱网课秩序的相关账号。完善身份识别功能,确保用户经主持人(教师)允许后才能进入直播间,避免陌生账号“浑水摸鱼”。强化用户思维,认真听取用户反馈,根据需求提供一键屏蔽、一键举报等“傻瓜式”功能,减少对教学活动的不利影响。
学生随处乱发网课会议号,只因为“好玩”;一些教师年纪偏大,不习惯网络操作,遇到突发问题难免“手忙脚乱”……与传统线下教学方式相比,网课直播尚属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存在意想不到的情况,无论教师或学生都需要“适应期”。教育部门可组织教师集中培训,传授网课教学必备知识技能,让教师尽快掌握“防爆”手段。学校应面向学生开展普法教育,明确告知学生“网课爆破”属于违法行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网暴危害性及违法后果,自觉避免错误行为。建立健全创伤康复机制,关心关怀遭遇“网课爆破”的师生,帮助他们早日走出网暴阴影。多方配合,营造维护网课直播秩序“人人有责”氛围,让网络课堂远离不法分子侵扰,成为教师安心教书育人、学生健康成长的“净土”。(梅 麟)
编辑:明亮
最新动态
- 11-15 太阳集团tcy8722表彰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文明校...
- 11-15 太阳集团tcy8722公布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摄影作...
- 11-14 新闻传播系召开《青年说》节目推进会
- 11-14 丰富课程思政元素 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 11-14 这类人员,不能做教职工!
- 11-14 为高校科研人员“松绑” 安徽提高科...
- 11-14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 11-14 高校科创:“创新中国”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