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1 16:41来源:光明日报
这个就业季,网络话题“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被网友热议。不管是“社会常识课”还是“生活事务课”,看似是大学生对专业课程之外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的渴求,实际上反映了大学生对走出校园后职业人生的期许与忐忑。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一方面,他们对毕业后投身强国伟业充满期许;另一方面,也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找准方向、用对力量而心怀忐忑。作为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负责人,笔者认为,通过课程回应关切,化解忐忑,将改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对“高质量就业”大有裨益。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的职业发展教育。对于高校来说,职业发展教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太阳集团tcy8722青年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培养担当时代责任的能力素质、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力军。同时,也是新时代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最关键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高校应该全面发挥就业育人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帮助学生在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实现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有效引导,完成对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的系统培育,帮助学生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倡普通高校从2008年开始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其后,全国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要求陆续开设与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相关的各类课程。目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必须看到,当前的高校职业发展课程,存在若干迫切需要解决或优化的问题,一些高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甚至上成了同学们口中的“水课”。其中,理想信念引导不充分甚至错误引导者有之,只讲理论知识不提就业实际者有之,课程与学校就业服务完全脱节者有之。
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高校职业发展课程在信念与价值观引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与学校其他人才培养环节协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及时解决,大学生不仅很难从课程中获得有效实用的职业发展知识技能,更难以树立正确的成才与择业就业观念,会影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建设思政引领、理实交融、引服协同的职业发展课程体系,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第一,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思政引领的课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确定的关键期,理想信念的树立、价值观的宣贯引导应是大学生涯的主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应当贯穿整个职业发展课程的始终。因此,传承红色基因,是职业发展课程的首要要求。
在当前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通过强化职业发展课程中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引导,更好地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大学生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的志向,不仅是提升高校就业育人工作引领力的题中之义,还有利于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就业领域结构性矛盾的化解、为确保就业大盘稳定如磐作出贡献。
第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理实交融的课程体系。身处新时代,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要认识到,职业发展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的发展,而是作为国家民族社会的一分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祖国和人民同心同向同行同在的发展。因此,扎根中国大地,是职业发展课程的本质要求。
对于大学生来说,扎根中国大地,就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时刻参与祖国大地上正在进行的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应该成为高校与社会的一条重要纽带,通过有组织地设计职业发展与就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仅以实践中的反馈和学习来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在实践中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应是引服协同的课程体系。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是全社会新增就业人群的主要部分。就业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在做好思政引领与理实交融的基础上,还应更加强化课程与就业指导服务的协同性,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因此,坚持就业育人,是职业发展课程的必然要求。
在课程内容上,职业发展课程应围绕育人本质进行设计,前期注重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观、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的引导,后期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并做好两个阶段的有机协同。例如,针对本科新生的课程,可以以生涯唤醒为主要目标,重点激发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引导其做好职业发展的相关准备;在中间年级增加职业发展与就业技能等靠近就业端的职业指导教育内容;在毕业年级,职业发展课程应与就业服务工作全面对接,在升学、出国、就业等不同去向的简历制作、面试指导、信息提供、手续办理等方面高度协同,让课程学习与就业服务无缝衔接。
针对已经经过一次就业“洗礼”的研究生,职业发展课程与就业服务的协同则应更有针对性。课程的重点在于帮助研究生巩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利用实习实训帮助其进一步明确职业人生目标,夯实职业发展基础;就业服务的重点在于与课程高度协同,在工作导向服务上集中发力,助力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作者:高燕燕,系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于 坤,系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编辑:明亮
最新动态
- 02-21 2022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
- 02-21 火热军营,精彩人生!2023年征兵公...
- 02-20 孙善学:进一步引领职业教育数字资...
- 02-20 杨欣斌:数字化转型赋能职业技术教...
- 02-20 科普:睡眠不足影响学生学习能力
- 02-20 数字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现场直击...
- 02-20 90后导师登场:在大学校园“重塑”...
- 02-17 太阳集团tcy87222023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